详细信息
行业动态
  • 基于3S技术的数字农业浅谈
摘要
  数字农业是在近二十年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特别是GPS、GIS和RS技术的发展,在农业生产和农业系统工程中,对农业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新模式,本文通过对数字农业的概念,现状和内容以及3S技术应用等方面的论述,指出发展数字农业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主题词
  3S 技术 数字 农业
1.基于3S技术的数字农业简介
  数字农业是在近二十年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条件下,GPS、GIS和RIS技术,主要是对地观测技术和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以及全球定位技术在工农业生产中系统应用的条件下,所生产的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有以新的模式。在媒体上游叫做信息农业,精细农业或智能农业等。他是随着高科技技术的发展,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遥感卫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PS技术等逐步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化的产物,主要在农业信息化、控制智能化、机电一体化、农业机械化、农业技术信息化等方面现代技术逐步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实现农业生产的科学管理、知识管理、科学种植、合理布局,促进农业增产的一种高技术多层次、多要素、开放式的复杂系统。
2. 数字农业的特点
  数字农业时多领域、多学科技术综合利用的产物,它不仅包含现代化农业中使用的土壤成分分析技术、高效节能灌溉技术,机械化耕作和科学种植技术、更重要的是应用了一些高科技手段,如卫星遥感遥测技术、GPS技术、GIS 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Internet等,实现农业生产从微观(土壤、水分、养分等)到宏观(大面极作物估产、虫害监测或中长期天气预报等)的管理与监测,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的综合管理,达到增产增收增效的目的。
  数字农业与以前提出的"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有所不同,它主要是从宏观出发,以高科技手段为支撑,实现信息化和集约化经营。但同时在宏观的指导下,又包括了精细农业的内容,如精细加工、精细经营、精细管理等,它不仅存在于农业生产的农、林、牧、渔各大产业之间,而且还存在于种-植-养-收-储-销等各业环节之中,因此,数字农业是技术进步与农业生产过程高度结合的产物。
3. 基于3S技术的数字农业现状
  1995年,美国地球物理环境公司提出了一个对地卫星观测计划,计划利用卫星群对农作物的生长过程进行监测,主要利用10 m左右的高光谱遥感卫星,将定期采集卫星影像,然后通过技术分析提出一些预测和预报,向广大农场主提供耕作方法、施肥、灌溉、病虫害等方面的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信息服务。
  1997年美国的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专门立项对农业高新技术发展战略进行研究,曾发表了"21世纪的精细农业-农作物管理中的地学空间和信息技术" 的报告,全面系统的分析了在现代技术条件下,零用空间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巨大潜力和由此可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从而掀起了一段数字农业的研究热潮。
  近年来,特别是GPS技术和GIS技术的应用,农业机械化又增添了新的内容,农业智能监控装置与GPS结合,农业基本生产情况与GIS分析相结合。从新吸收集到处理实现高科技操作,从而为农业生产的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在英、美等国,有许多带有GPS设备的智能化农业机械已经商品化,主要是利用GPS加上量和收割机一类的大型农业机械,实时实地收集农田基本信息;然后将存储的信息在室内与GIS基本数据相结合进行分析,最后生成能满足各种需要的专题图,进行决策支持研究。
  据1996年美洲一家公司的调查,在北美洲国家,面积大于300公顷的农场,有19%已用上GPS,有2000台联合收割机安装有产量计量传感器,因此,通过连续几年监测分析和计算,就能初步掌握区域范围内农业生产的规律。
4.数字农业的主要内容
  数字农业的框架大致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如图1所示。
  数字农业的框架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时数据库建立;二是数据处理系统;三是决策支持系统和用户服务系统等;四是各种不同的用户群体。
  在数据库建立方面,主要分为地理数据库、农业数据库和社会统计数据科技各方面:如地形图、地质图、水系图、路网图;土地、土壤数据库,土壤肥力、水分分布含量数据;降水量、平均温度、湿度、风向、病虫害等数据;农作物种植的种类,产量等数据。有关遥感影像数据,主要来自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提供实时的监测服务等。
  由于所有的数据都是基于地理分布的,因此GIS技术是精细农业的和新技术。在现代技术条件下GPS、GIS和RS已经能有效的实现无缝链接,因此,可以有效的组织和处理来自空间、地面和社会层面的数据,最后以各种不同的数字形式向农业生产者提供服务。
  数字农业的另外一个主要方面,是各种专题子系统的建设,它存在于数字农业系统中的各个阶段。如土壤水分监测子系统、肥力监测子系统、病虫害监测子系统、天气预报子系统、自动灌溉子系统、农业机械传感控制子系统、影像识别子系统、作物长势监控子系统、自动/人工智能化监测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这些读需要综合利用RS、GIS、GPS及Internet技术和农业电子、电气化技术,从而实现现代化的高效农业生产。
5. 数字农业的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加入WTO日程的确定,加入WTO后,我国的农业生产机遇与挑战并存,实现农业的精细化、集约化、高效化生产是我国农业产业在贸易全球化后躲避国际化风险,并趁机发展自己的唯一选择。目前这种分散式、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不仅造成人物力和土地资源的浪费,更重要是在受到外来农业贸易的侵扰时,会丧失我们一个农业大国在国际贸易的地位。
  我国有关研究部门也作了很多的研究和试验,但总的来说,并没有取得非常明显的成绩。实现数字农业,将逐步改变我国日前农业生产的"粗放式"作业,实现全程的精确化监测和控制,如种子、土壤、农药、灌溉等方面精细测量于控制实行数字化管理,最终建立起适合"数字农业"的生产模式。
  进入21世纪后,许多新的技术如基因工程、生物技术也逐步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得到应用,特别是吸收了一些尖端科研成果,如模型控制、基因控制、生物合成技术等,使得传统农业的生产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可以预见,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来临,农业最终也被数字化,这就是21世纪的最新产业-数字产业。
国家计委副主任刘江强调 加快国家空间信息基础建设
  国家计委、国家地理空间信息协调委员日前在京共同召开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战略研讨会。国家计委副主任、国家地理空间信息协调委员会主任刘江在会上指出,地理空间信息技术正在成为21世纪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必须将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应用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加快发展,以带动地理空间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并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是支持地理空间信息网络共享和应用的基础设施,是促进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中广泛应用和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灾害和环境的监测、农作物估产等领域,目前迅速向传统产业渗透,在农业、城市和区域规划管理、交通、商业、行政管理以及机械制造业的信息化改造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各地、各部门正在加速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普遍件地理空间信息的应用放在突出地位、陆续自定并实施"数字省区"、"数字城市"和各个部门地理空间信息应用的计划或方案。
  刘江说,我国国建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应立足于高起点跨越发展,贯彻实施"统筹规划,统一标准,面向应用,网络互建,资源共享"的方针,坚持市场牵引于是政府调控相结合,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重点开发和普及应用相结合。"十五"期间应重点开展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紧组织制定和实施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关标准规范,开发相应的软件产品。参加与地理空间信息标准化领域的国际合作,注意我国有关标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研究提出符合我国实际、有利于发挥我国地理空间信息优势地技术标准,力争纳入有关国际标准。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建设。当前最迫切的是要加速建设和完善一批应用需求广泛的公共地理空间信息系统及其信息服务体系,尽快形成全国网络互连的地理空间信息元数据系统,提高现有信息的网络共享服务水平,加速我国航天遥感和卫星定位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发展小卫星对地观测系统,加速研制开发我国高分辨率全天候遥感卫星和覆盖全部国土的卫星定位系统,加强对基础航空遥感的管理与协调。
  三是建立统一的全国性地理空间信息交换网络体系。
  中国的"数字城市",你准备好了吗?
  "21世纪数字论坛"中的"国家宏观政策论坛"与9月18日在广州举行。在这个论坛上,众多专家学者和政府高级官员就中国"数字城市"的发展策略、政策指引、前景规划及相关问题作了重要发言。
  "资源共享"呼唤"数字时代"
  中科院副院长江绵恒发言指出,现在信息技术已经发展成熟,信息资源的共享为"数字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基础和保障,同时城市自身的发展也需要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来进入新的阶段。他还接受世界"数字经济"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指出中国要抓住机遇发展自己"数字经济"。
  "数字城市"关键在于管理
  信息产业不信息推进司司长宋玲强调,中国GPS的70%、财政收入的80%、高校和科研机构科研力量的90%都在城市,而且15年内中国的城市会超过1000个,城市人口将有6亿。因此,国家信息化的关键在于城市的数字化。他指出,城市的数字化建设中最重要的问题是管理,"数字城市"不仅意味着现代化的设备,更要求有现代化的法规法制、统一的标准、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和具有现代一时的高素质人才。他同时指出,各个城市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数字城市",在这方面,北京、上海、广州等试点城市都做出了良好的成绩。
  "数字地球"时代的"数字城市"
  据介绍,上个世纪90年代联合国提出建设一个"数字地球",这是对真是地球的数字化重视,是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管待网虚拟技术等综合建成的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技术系统。国家测绘局副局长杨凯在介绍了世界各国在"数字地球"方面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的"数字地球"发展战略。他指出,中国在过去的10年历逐步建立了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中国中央政府也已经办基础测绘列入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计划。中国建进一步建设自己的国土数据库并同世界接轨。但他同时强调,作为重要的资源,基础测绘工作涉及到很多敏感问题,是我们所要注意的。
  企业欢迎的"数字城市"
  企业是"数字城镇"建设的主体之一,而"数字城市"的建设,又将为企业、区域经济建设和信息化进程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全国企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立波表示,"企业信息化工程"要在政府推进,市场引导,企业主体,行业突破、区域展开为示范,建立企业信息化优秀案例与技术解决方案的交流平台,开展推进区域和行业信息化的协作。
  信息、高速和公路
  "信息高速公路"是众所周知的,可是在"数字城市"了,市民们就能享有现实的信息高速公路。用公安部建同管理局的总工张殿平的话就是"为城市打造'畅通工程'和'平安大道'"。他指出,"数字城市"所拥有的将是"智能交通系统",在这一系统中,通行能力将提高30%,而事故发生率将下降20%左右。
  城市建设项"数字化"迈进
  数字城市的研究在我国虽然刚刚起步,但已近出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上海市已率先进行城市骨干ATM网的建设,同时组建IP电话系统、电子商务ICP、电子社区等增值系统、国际远程医疗中等;深圳、淄博、北海等城市均已初步建成覆盖全市区的ATM骨干网络,并正在向数字城市的纵深方向发展。北京的"数字中关村"正在建设中,这一系统建打破时间、空间和部门之间的限制,利用网络实现政府内部与外部的数字化桥梁。
  专家认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数字化工程起步晚但起点高,是城市化、数字化同步推进,有高新技术作后盾,完全可能后来居上。目前各级政府都在加大力度开展城市发展规划、城市产业调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形象工程和城市信息化工作,从中央到地方已形成推进城市信息化的网络体系。"数字城市"、"数码港"、"信息港"等概念已写入一些城市新世纪发展纲要,如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深圳等,成为发展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条件。
  "九五"国家重大攻关项目提出"国产化GIS(地球信息系统)应用示范工程",相继建成了一批城市级的数据库。同时,建设系统各部门、各城市及各企业根据自身发展和应用需要,也建立了一批专业型数据库、地下管线数据库、城建档案数据库等,并初步形成了一套数据采集、处理、建库、分析、应用、更新的模式。特别是国家级的1:500、1:1000、1:5000基础地形图、航空影像图的图库,为"数字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数据保障。
  借用手机短信服务发送地图信息 通话浏览两不误
  10月28日,29日,中国科学院技术协会组织了以"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平台"为主体的青年科学家论坛,30余名在遥感、测绘、计算机领域卓有建树的青年科学家汇聚一堂,为如何实现数字化中国地理信息空间出谋划策。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主任陈军教授这样形容数字化地理的最高境界:"把复杂的地理信息变成全社会都能够充分利用和享受的信息数据"。
  在武汉是的一些酒店,人么可以使用触摸屏式电脑查询当地的地理信息。存在电脑里的数字化地理信息系统包括旅游景区、商业街区、甚至还可以找到那里的名小吃最地道。邬伦博士认为,过去专业为特别农的地理信息技术正在走出象牙他,其服务的对象不再只是政府部门、专业机构、会扩大到所有有需求的公众。无线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更为地理信息个人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里最值得注意的是地理信息个人化。
  今年10月,日本一家通讯公司推出了新一代移动电话服务---位置服务,用户可以通过手机从地图上搜索地址、邮编、车站、饭店、宾馆等,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该公司规划,不久将提供日本733个城市的地理信息。
  专家们相信,掌上电脑等个人数字助理(PDA)将是实现移动地理信息的载体。掌上电脑的内存容量已经达到32兆,甚至更高,有足够的内存运行一个简单的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存储许多城市的数据。一个32兆内存的掌上电脑可以存储40余个城市电子地图。掌上电脑可以随身携带,并随时随地的使用,真正实现移动地理信息。
  随着技术的发展,PDA还能很方便的接入因特网,从而实现在PDA上浏览和查询网上的地理信息。地理信息技术一方面可以向移动目标提供地理信息,另一方面还可以对移动目标实行定位监控。如果在运钞车上安装定位系统,那么车辆的行踪、变化都将显示在监控者持有的电子地图上。地理信息技术还可以服务于城市道路交通,交管部门通过监控系统显示的车辆行使状况对交通进行疏导,驾驶人员可以从车在地理信息接受系统显示的路况选择性车路线。
吉奥之星入选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
  2001年11月,武汉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委员会(下简称市科委)向吉奥公司颁发了由国家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下发的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证书。由此,吉奥公司的主打产品--国家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吉奥之星"入选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
  火炬计划是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指导性计划。自1998年实施以来到目前已经历了13年的不断探索和开拓创新。以"实施科教兴国"为战略,贯彻执行改革卡方的总方针,发挥我国优势和潜力,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高新技术商品产业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而作为火炬计划实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火炬计划项目更是火炬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火炬计划项目的实施,造就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集团。项目每年评选一次,由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上报国家科技部火炬计划办公室,并由火炬计划办公室统一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所涉及的范围包括新材料、生物技术、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高效节能与环保等。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GIS技术已被广泛的用于各行各业。吉澳公司作为国产GIS软件的先行者在几年市场化道路的行进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要使其始终保持国产GIS软件行业的领先地位,成为国内外同类产品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仍需要国家、政府的扶持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为此公司于2000年10月通过市科委申报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
  "吉奥之星"作为武汉市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成果,凭借其独特的科学创新性和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发展前景在28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市科委本着以国内外市场需要为导向,以国家、地方和行业的科研攻关计划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成果及其他科研成果为依托,以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形成产业为目标,将"吉奥之星"列入武汉市申报2001年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之一,并于2001年10月正式上报国家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吉奥之星"入选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后,将依靠国家制定的有关政策和市政府提供的必要条件,创造局部优化环境,并在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组织、协调下,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大力支持下,逐步建立适合吉奥公司发展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开辟资金渠道,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加快"吉奥之星"系列软件的产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步伐。
世界公路交通科技发展新趋势
  当前,世界公路交通科技发展呈现三大趋势,公路交通技术研究集中于五大热点。
  一、三大趋势分别为:提高通行能力,加强环境保护,开展智能化运输和环保专项技术的研究;以人为本,重点开展交通安全技术的研究;确定经济合理目标,促进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和开发。
  二、世界各国公路交通科技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实现测试自动化;利用交通地理信息系统(GIS-T)促进公路建设管理现代化;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AD)达到智能化;利用高科技检测技术促进工程质量监测和道路养护智能化;智能化运输系统(ITS)方兴未艾。
  三、六个领域有可能取得重大突破:一是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使用将大大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二是快速无损检测设备大量应用,进一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和提高运营管理水平;三是以交通地理信息(GIS-T)和三维计算机辅助(3D-CAD)的开发应用为突破,全面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促进公路勘测设计和养护管理自动化;四是高度重视公路环保技术,借助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开展公路环境评估和绿色设计,开发边坡的生物稳定技术,推广废旧材料的综合利用;五是ITS的诸多实用技术进一步引入我国高等公路管理,交通安全和管理控制水平进一步提高,道路更具智能特色;六是山区高级公路建设技术有所突破,特大跨径公路桥梁、长大公路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技术将达到国际水平。
适普软件有限公司秋季巡展报道
  适普公司(Supresoft Inc.)作为"3S"领域集成解决方案的优秀提供商,是一个获得国际风险投资(美国IDG集团,美国Intel公司、日本SoftBank公司)支持的专业软件公司,至今也发展成为可以进行空间地理信息和应用软件的研制和开发、空间地理信息增值服务(信息的采集、或区、分析、管理等)、大型GIS工程项目集成的集团公司。适普公司不仅在武汉、北京、西安、沈阳有分公司,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香港均设有分支机构,在其他十余个国家,地区建立了软件销售和服务网络。
  为了适应建设数字化城市数字化中国迅速发展浪潮的需要,适普公司专门组织了这次秋季巡回展出,此次巡展我们选择了北京、西安、武汉3个城市。此次巡展的主要目的是向"3S" 领域的专家、同仁汇报适普公司在建设数字城市、数字中国进程中所实现的部分成功案例。这些可喜的成果,都是在新推出的功能大大改进的新版数字摄影测量系统VirtuoZo NT 3.2、三维可视化地理信息系统IMAGIS、高精度影像配准融合系统CyberLand以及代理产品IDL、ENVE等的基础上,与全国各个领域的广大用户携手共同开发的。
  10月18日在北京西苑饭店举行了本次巡展的首场活动,我们欣喜的看到有如此多的用户在关注和关心者适普公司。参加会议的有来自测绘、遥感、国土资源、城市规划、市政建设、交通、水利、电力、能源、环保、农业、海洋、电信、军事等各各方面的用户,出席会议的人数达到了400多人,超出了预期的规模。在研讨会上,公司副总裁徐智勇博士对适普公司的使命、定位和发展方向作了概要介绍,公司的各销售部门经理和技术人员,详细介绍了公司产品在各个领域的成功应用实例并作了现场演示、包括气象应用、数字小区三维可视信息管理、数字选线与定线、数字城市应用实力、海洋科学数据的处理与应用、战场环境仿真等。
  作为RSI产品中国地区总代理的适普公司,本次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RSI 和Kodak公司的亚洲区域经理Eduardo先生也向中国用户介绍了其产品(IDL\ENVL)的新增功能以及最新推出的医学产品。
  本次巡回活动,始终充满着热烈的气氛,具有说服力的各种应用势力和生动的演示,引起了广大与会者的巨大兴趣和广泛关注。这是一次成功的展会,很多与会者对公司的发展和产品的研发,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宝贵的建议,还有的与会者对适普产品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和购买意向,同时也有各行业的用户对和适普公司合作开发表述了意向。
  通过这次展会,我们感受到了各界人士对适普公司的热情支持和殷切希望。适普公司一定不辜负大家的厚望,在今后的服务和产品研发中,时时把用户的需求发在第一位,把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作得更好,更上一层楼,为打造数字化时代全力奋斗。
拖车定位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成功
  11月初,武汉吉奥信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和厦门英富地理信息系统有限公司及海环软件公司联合开发了一套拖车定位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通过GIS+GSM技术相结合,实现从拖车实时定位、无线通讯(即调度)等到货运业务管理以及货运物流应用的完整性连接。通过向物流管理软件提供可以直接使用的插件化组件(ActiveX DLL),实现系统间的无缝联结,从而实现电子地图可视化的定位管理,建立一套覆盖货运物流行业主要业务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
  该系统实现了对拖车的实时全过程的动态监控、跟踪和历史轨迹回放,以及对拖车信息的数字化地图定位,并提供相应的规范文字定位信息,实现可视画地图定位和调度能力。实现了用户远程查询货物运输过程信息,提供基于B/S结构的拖车定位功能子系统。同时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针对数据化电子地图的特点,提供便于扩充的拖车定位以及业务管理过程的相应辅助信息,实现了满足相应需求的成本控制要求,远程调度管理等辅助信息。
《PCI 地理资讯软件培训教程》正式与读者见面
  为了推广世界领先的PCI 遥感图像处理软件,满足广大PCI软件用户的需要,北京东方泰坦科技有限公司、加拿大阿波罗科技集团北京办事处组织众多遥感专家编写了《PCI地理资讯软件培训教程》。该书重点介绍了加拿大PCI Geonatica遥感图像处理软家的基本功能与操作,供广大PCI客户及爱好者学习和使用。培训教程分为四个部分,共25章及附录。第一部分较要介绍PCI Geomaties 公司及其软件产品,第二部分介绍PCI Geomatics Geomatica软件的基础知识及高度集成、操作灵活的主要浏览模块Fotus,第三部分介绍PCI Geomatices Geomatica 强大的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OrthoTngine模块,第四部分介绍PCI Geomatics Geomatica 的其他模块,包括Imageworks、GCPWorks、FLY!、Xpace、Visual Modeler、Author、Chip Mannager、ACE等。该书工本费160.00元RMB,如对本数感兴趣者,欢迎到北京东方泰坦科技有限公司定购。联系电话:010-82884071/82/83/84/85,公司地址:北京还定区被四环中路229号海泰大厦1107-1108室。
PCI地理咨询系统培训班在京圆满结束
  北京东方泰坦科技有限公司,加拿大阿波罗科技集团北京办事处与中国地质调查局联合举办的第一期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培训班与2001年10月27日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十三陵培训中心圆满结束。中国地质调查局刘连和副局长和北京东方泰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加拿大阿波罗科技集团北京办事处首席代表倪金先生出席了开课仪式并发表讲话。中国地质调查局作为国家土地资源大调查主管部门,为了高质量、圆满完成国土资源大调查任务,他们经过认真的比选、考察,最终选择了世界领先的加拿大PCI遥感图像处理软件。这次培训班的主要目的是推广和普及PCI V8.1遥感图像处理软件、TITAN Imagery 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在全国地址领域中应用,以满足国土资源大调查的需要。
  这次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培训引起了全国各地区、各单位的极大反映,报名踊跃,共有中国地质调查局各直属单位、各省(区、市)地质调查院和行业部门的有关技术骨干70多人参加了这次培训。
我国首台非制冷红外热象仪研制成功
  我国首台非制冷红外热象仪最近由华中观点研究所研制成功,今天正式投入批量生产。专家认为,这种热象仪填补了国内空白,技术水平国际领先,标志着我国红外探测技术取得划时代的突破,应用前景广阔。
  近50年来,世界各国争相发展利用红外线探测目标的技术,并将之应用于军事领域,近年来一些国家将其大规模推向民用领域。在军事上,红外探测用于制导、火控跟踪、警戒、目标侦察、武器热瞄准器、舰船导航、空降导航等。在准军事领域,可广泛应用与安全警戒、刑侦、森林防火和消防、大气环境检测等方面。在民用领域,广泛应用于工业设备监控,安全监视、交通管理、救灾、遥感以及医学热诊断技术等。
  非制冷热象仪是一种融红外光学设计、镀膜与加工、精密机械制造、信号处理、图像处理、液晶显示以及红外应用等多种技术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据专家鉴定,新开发的非制冷红外热象仪可在室温工作,无需低温制冷器,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操作鉴别,可使用便携式充电电源工作,而且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
北京大学组建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日前成立。新成立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由原地质系、地球物理系空间物理专业、地球物理专业、遥感所、城市与环境学地理学专业一部分和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组成。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在成立大会上讲话时指出,将这些相近或相邻学科组建一起,可最大效能的发挥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学科间的交叉与相互渗透,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有利于一流人才的培养。
 
青海湖生态监测将用上"千里眼"
  今后,有关部门将使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与全球定位系统一体化的高新技术、对青海湖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动态监测。
  青海湖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年来,由于受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经济活动等影响,青海湖环湖地区沙化面积日益扩大,草场退化严重,湖水水位逐年下降,环湖地区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不仅影响了该地区经济持续发展与社会稳定,而且对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长生了巨大影响。
  据中科院盐湖研究所研究员马海州介绍,青海湖地区范围广阔,自然条件恶劣,加之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内容复杂,生态基础也不较薄弱。传统技术方法不适应这样大区域十分复杂的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必须借助于现代化高新技术、高效、快速的掌握之一地区的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迅速制定治理与保护的方案与对策。
 
我国农业气候区划精度显著提高
  据悉,江西省气象局是我国第三次农业气候区试点工作技术组长单位。这个局的专家介绍说,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卫星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的"3S"技术广泛应用于我国第三次农业气候区划试点工作,目前我管农业气候区划精度及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一个县级区划,精度可到达到村一级。而此前,农业气候区化作到乡镇一级已十分困难。
  据了解,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和八十年代初期,我国先后完成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农业气候区划,两次区划对指导我国农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八十年代以来气候的变迁,原有的农业气候区划已不能适应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要。
  1997年底,中国气象局在全国七各省市组织进行第三次农业气候区划试点工作,项目从1998年开始实施。经两年多的努力,已基本完成第三次农业气候区划中的各项任务,2000年下半年开始在全国进行技术推广。
  据气象专家介绍,农业气候区划主要是为农业生产趋利避害提供依据。与以往两次区划不同的是,前两次农业气候区划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粮、棉、油等主要农业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而第三次农业气候区划主要为发展适合当地资源特点的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服务。做好项目论证、基地选择、良种引进、农业生态环境评价等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减少气象灾害损失。
 
狩猎学、景观生态学进高校课堂
  经辽宁省教育厅批准,沈阳农业大学今年首次设置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在辽宁、天津、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30人。这标志着狩猎学、地址和地貌学、景观生态学等于森林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有关了课程在该省走入高校课堂。
  据介绍,随着森林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应运而生。这些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于能为林业、旅游、城建等部门或行业提供森林资源合理利用的高级规划人才和管理人才。沈阳农业大学新增的该专业学制为4年,开设有森林环境学、狩猎学、旅游心理学、森林公园管理、地质地貌学、森林游憩资源评价。公共关系学、景观生态学、有害生物防治学、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森林资源规划设计原理、森林游憩市场的运营与分析等20余门专业课程。
  通过4年的系统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还将接受与专业相关的实务训练,使学生具备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生态公众教育、游憩资源经营管理和协调、森林游憩与森林资源管理等综合能力。
 
信息产业部评选重大技术发明奖
  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奖评选活动是有信息产业部组织实施的,今年是第一届,以后每年都会举办一次。他是信息产业部在中国加入WTO前夕,为了加快信息产业发展步伐,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而实施的一项重大举措。此次评选出的六项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项目,是从参加评选的共43个项目中,采取无名投票方式产生出来的。在此次评选中获奖的其它五项技术技术发明是:SCNMA无线用户环路、INT2000TD-SCDMA移动通信技术、以太网直接与物理信道适配的接口装置和方法、物理层与网络层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装置与方法、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软件--吉奥之星。
贵州喀斯特石漠化研究求得成果
  近日,"喀斯特石漠化的遥感-GIS典型研究"项目成果通过鉴定。
  贵州石漠化面积究竟有多少,石漠化现状和发展趋势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等问题,一直是贵州有关部门重点研究的课题。上述通过坚定的项目运用遥感数据,通过自编程序,建立了石漠化数据库等分析模型,进行石漠化程度评价,GIS制图和分析,查明喀斯特地球岩石裸露面积占贵州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三,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喀斯特地区占全球陆地面积百分之十五、居住着十亿人口。过去人们对喀斯特石墨化程度存在模糊认识,也没有很好的防范与治理依据。由贵州省水土保持监测站与贵州师范大学联合研究的这个项目,对如何防止石漠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这个项目通过寻求喀斯特石漠化等级划分的理论依据和原则,建立指标体系,运用模糊评判和野外验证等,提出了喀斯特石墨化程度的六个等级。"北京师范大学遥感中心教授刘启疆说:"这为防止石漠化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中国科学院地质所院士刘东生认为,以遥感和GIS地理信息系统高新技术为手段,对喀斯特石漠化的形成和规律等进行分析研究,在国内外尚属首次。
  他说,该项目揭示了造成土地资源衰退和岩石逐渐裸露的主要原因,发生机智和演化过程,并指出喀斯特石漠化的防治实质上就是喀斯特地区的水土保持问题,同时还从视角揭示了喀斯特石漠化的生态效应与贫困效应。
  据了解,包括石漠化在内的荒漠化问题,是当今全球最严重的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之一。石漠化作为新课题,首次列入"十五"计划纲要,提出要"加快小流域治理,减少水土流失,推进黔桂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
空间测绘观测站全天"紧盯"火星
  由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组织的中国伊力特*沐林北极科学探险考察队日前来到挪威属斯瓦尔巴群岛,考察队将在这里建设中国首个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站。
  中国伊力特*沐林北极科学探险考察队日前参加了挪威新奥勒松空间测绘观测站,观测站的研究员介绍说,这个观测站能够对火星运行轨道实施二十四小时有效观测。而设在世界其它地区的类似的观测站因为地理位置的差异,均有一定的盲点。
  工程师列夫*唐金对记者说,他们的观测站还紧紧盯着极点。由于地球总是呈螺旋状旋转,相对来说极点并不是固定的,观测站可以随时测定极点的精确位置,并提供国际有关部门,这对于航海,航空的定位非常重要,并可以对全球地给系统(GPS)提供数据上的校正。
  唐金向来访的中国同行展示了他们所拥有的观测精确的时钟系统。他说,用于GPS的原子中每三万年的误差为一秒,而他们的原子钟以百万年才误差一秒钟,优于GPS原子钟三十多倍。
澳门特区首张海图出版发行
  澳门特区首张海图今起发行,为澳门加强海上运输安全管理,利用临近水域开展基建和经济活动等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参考和依据。
  这张命为"澳门港口图"的海图比例为一比一万五千,范围包括澳门半岛及*仔、路环两个离岛。图上标有临近水域最新的水深、航标及岸线等资料。
  据特区政府港务局局长黄穗文介绍,此次发行的港口图在水文测量方面运用了差分全球定位系统等先进技术,大大加强了测量精度。他同时透露,澳门特区政府港务局近期还将与香港特区政府海事处合作开发澳门电子海图,逐步建立一个完善的海事咨询系统。
 
欧洲提出整体运输安全计划
  欧洲最近提出一项整体运输安全计划,目的是监控船舶状态。通过测量船舶的运动、船体的变形情况和海水的状况,就可以提供足够的信息,避免发生事故,或者是在事故发生之后,确定造成事故的原因。
  作为本计划的主要参与这,法国sirehna公司开发了一种很精确的运动探测器,该探测器需要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相配合,通过分析和处理接收道德数据,就能知道船舶的运动状况,准确性可以达到十分之一度。还可以掌握船上货物的移动情况,如果装载的是液体货物,可以掌握液体的摇晃情况以及船上进水情况。船舶状态是和海水状态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过去,该参数的估计主要是依赖驾驶人员的经验,带有极大的主观性。采用海洋状态评估软件(SSE),sirehna的技术使得对海洋状态的估测有了更大的确定性,它可以及时得将船舶运动状况的测量数据、船体的变形情况以及船舷两侧的海浪的高度数据集中在一起进行处理,准确估计出海浪的高度和来去方向。
  据了解,该项技术将在2001年11月20日至24日北京举办的"新千年法国高新技术博览会"上得到展示。
中巴资源一号卫星成功运行两年
  原以为完全干枯的艾丁湖实际拥有100多平方公里的水面,愿以为完全没有植被生长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却拥有大量的红柳和芦苇。这是应用中巴地球资源一号卫星遥感数据的最新发现。
  到今天,中把资源一号卫星及其应用系统已经成功运行两年。据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主任吴美蓉介绍,在黄河入海口污染状况检测,中科院黄河三角洲自然发育过程研究、2000年4--6月西藏波密县罕见大滑坡灾情检测,以及新疆国土资源环境综合调查项目等重要研究调查项目中,资源卫星数据发挥了重要作用。
  两年来,资源卫星数据已经在环境调查与监测,城市规划、水利调查中得到切实应用,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迄今为止,该中心已经处理、存档卫星遥感数据近23万景,生产了近7000景资源卫星高级数据产品,使我国有了自己的几乎覆盖全国和周边国家的遥感数据库。目前,资源卫星应用中心获取的用户正式书面订单达1.3网余景(已交付用户数据产品4000多京),是国际同类卫星的数据产品在相同时间内分发量10倍多。
  1999年10月14日,资源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升空,资源卫星应用系统正式运行一次成功,及时处理出高质量的卫星遥感数据产品,由此结束了我国资源卫星应用数据单纯依赖外国卫星的历史。据悉,作为我国第一颗长寿地球资源卫星,资源一号卫星还将继续运行下去。
今后5年中国将发射30颗各类卫星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徐福祥研究员在目前举行的中国工业高科技论坛上作书面报告时说,"十五"期间(二00一至二00五年),将有更多的"中国星"闪耀太空。
  初步预计,仅"十五"期间,中国将研制和发射近三十颗各类卫星,包括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海洋卫星、导航卫星、环境与灾害监测卫星、天文卫星、空间探测卫星等,不仅卫星数量和种类大大增加,而且卫星的性能和质量将有更大的提供。
  据悉,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将承担大部分卫星的研制工作,以及多艘"神舟"号载人飞船的研制任务。为此,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将大力实施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加速空间技术产业化的进程,继续发挥中国空间技术主力军作用,为二十一世纪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卫星研制工作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期,截至目前,中国共研制并发射了四十八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卫星,飞行成功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中国已初步形成遥感、通信等四个卫星系列,个系列卫星已广泛应用于经济、科技、文化和国防各部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我国构建成功四大卫星平台
  自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地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以来,30年间我国发射了48颗不同类型的卫星,初步形成了品种齐全的卫星系列,以遥感卫星、通信广播卫星、气象卫星等为主构成的四大卫星平台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我国目前已经完成了4个卫星系列的建构,及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和"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而"资源"地球资源卫星系列和"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这四个卫星系列共同构成了我国坚固的卫星服务平台。
  四大卫星平台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返回式遥感卫星在微重力和空间环境条件下的材料、生命科学试验、太空育种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目前已经发射的10颗"东方红"系列通信广播卫星为很多部门提供了卫星通信业务服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明显:5颗在太空游弋的"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的应用在我国天气预报和气象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发射的6颗"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主要用于空间辐射环境探测、单粒子效应试验等科学试验;我国与巴西合作以及自主研制发射的"资源"地球资源卫星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水利、矿产、能源、测绘和环保等部门;2000年10月和12月,我国成功发射了两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为全天候、全天时给公路交通、铁路交通和海上作业提供卫星导航服务奠定了基础。
中国第一个GPS信息服务公众网在江苏建成
  中国第一个为社会公众提供汽车全球卫星定位信息服务(GPS)的公众网络在江苏省建成,不久将投入全面使用。 这个网络可以为各种汽车提供道路交通导航,行车安全保障、运行调度、车辆抛锚救援等系列化服务。
  当汽车车主入网后,可挑选购买一部含有全球卫星定位芯片的车载无线电话,开通后,网络监控调度中心即可在江苏省及全国范围内对该车进行全天候的跟踪管理,车主也可随时与中心联系、获取行车导航指示帮助。
  同时车载卫星定位芯片与汽车的电路、油路系统相连,一旦车辆遭窃、被劫、网络监控调度中心将及时获得报警信息,通知车祝贺警方,并立即遥控汽车断电断油、从而有效保护汽车安全。
 
上一篇文章: 我国城市空间数据和GIS应用的现状与前景
下一篇文章: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年内将评选为推动我国卫星导航 产业做出杰出贡献的“孺子牛”奖

版权所有:陕西天脉导航信息有限公司 陕ICP备11008783号-1 

电话:029-85423293 手机:13319283142 网址:www.tmdh.cn www.xbyqsb.com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南路86A号长丰国际广场B座1513室 邮编:710061 技术支持:西安网站优化